-
再生资源产业集成是引用集成思想,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理论
2020-10-12再生资源产业集成是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引入集成思想,是关于再生资源产业布局和再生资源产业结构整合和重构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理论。传统的再生资源产业集成关注的是再生资源产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系统集成对再生资源产业价值链的延长作用,再生资源产业组织形态和空间格局集成的实现途径等。
-
再生资源经济发展的制度变迁理论是什么
2020-10-09再生资源经济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运行机制,需要重新构建一个新的制度框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制度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意味着创新再生资源经济制度的必要性,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说明再生资源经济制度创新的必然性,制度起源与制度本质的理论界说有助于揭示再生资源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制度变迁的规律性。
-
我国目前对于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020-10-08我国目前对于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为再生资源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工程和软件服务业的发展以及自然生态保护业的发展。我国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是跟随有关部门主导的环境保护而发展起来的,但我国的再生资源事业发展比较晚。
-
再生资源经济大系统的均衡是经济系统与再生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与发展问题
2020-10-07再生资源经济大系统的均衡是经济系统与再生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与发展问题。首先,再生资源系统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循环系统。由于结构特征,再生资源系统具有自组织功能,即系统受到一定干扰后,经过一定时间可以自动恢复到平衡状态。
-
什么是再生资源经济的演进逻辑
2020-09-30再生资源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关系变化的新要求,反映出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的新特征。工业经济时代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的经济发展方式遭遇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之后,人类主义的生态哲学受到挑战,生态主义的生态伦理日益赢得社会关注。
-
再生资源经济的理论创新应着力寻求其微观经济基础
2020-09-29关于再生资源经济的微观基础和运行机制,为避免发生歧义,这里进行界定,主要指再生资源经济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微观主体的塑造、微观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利益互动、经济组织形态、经济行为方式和经济活动规则(制度)的变化。由于鲜明的生态化导向,它与整个经济系统纯粹的价值循环过程中的微观基础是不同的;
-
物质循环是再生资源经济系统均衡与功能维持的重要途径
2020-09-28再生资源经济大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受到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共同影响,稳态经济理论、宇宙飞船经济思想和物质平衡理论都体现了再生资源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强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资源的利用;整个经济过程以及循环过程都受到熵增定律和“第四定律”的约束。100%的循环是无法实现的。而物质通量小化标准约束下的物质循环是再生资源经济系统均衡与功能维持的重要途径。
-
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作用,受哪些方面的限制
2020-09-26众所周知,通过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处理,所生产的再生资源能够部分地或一定程度上代替原生资源。这种替代作用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限制:1.将废弃物变为再生资源的技术可行性。一般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将原材料变为商品,然后成为废弃物。但这一过程的逆转,从技术上来讲,往往是很困难的,还可能是不可逆的。2.以再生资源替代原生资源是否具备经济性。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中也要消耗能源和资源,并可能排放废弃物。
-
再生资源相对于初始资源的替代性和同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20-09-25随着对“线性”及“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区别,人们对资源和废弃物的关系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人们逐步认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及其外部性问题是经济系统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而对废弃物的处理或净化技术并不能使废弃物消失,而只是改变了它存在的形式,或者转移到了其他介质中。对于再生资源,还可能大多数自然资源市场来说,不同企业所供给的资源产品显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同质性,或称无差异性。而对再生资源产品的
-
再生资源为什么没有形成对初始资源的替代
2020-09-24再生资源一直以来都作为初始资源的替代品出现,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则被称为制造类产业服务的“静脉产业”,言下之意就是将制造业终端的废弃物回收、处理,再作为初始资源的替代品返回到生产过程当中去。但是,既然较之初始资源,再生资源储量丰富,且不断地产生出来,为什么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由再生资源对初始资源的替代,在价格低于初始资源价格的情况下,再生资源被采用的领域和机会仍然很少。